漢鑫科技:以“人工智能+”撬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發布時間:2024-06-20 16:49
作者:漢鑫科技辦公室
來源: 漢鑫科技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化,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將成為撬動新質生產力、激發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顛覆性力量。
第一財經就“新質生產力”話題對話北交所企業漢鑫科技,探討人工智能新型技術,如何開創區別于傳統生產方式的全新生產力。
01 以“人工智能+”
撬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任何階段生產力的躍升,都離不開突破性生產工具的引領。
“在我看來,新質生產力是一種新型技術,比如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來開創一些區別于傳統生產方式的一種生產力。”漢鑫科技董事長劉文義以國內某家龍頭乳業企業設備預維護系統為例進一步解釋,“我們利用實時的數據采集技術來提升它的設備維護質量,設備預維護效率提升了80%,非計劃停工停產減少50%,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
此外,漢鑫科技結合技術優勢和行業積累,提出了生產力企業的四個具體參考指標,即:技術創新能力、數字化轉型程度、綠色低碳節能能力,以及企業帶給社會的綜合貢獻度。
在技術應用上
● 2019年,漢鑫科技便開始基于華為ModelArts人工智能開發平臺進行工業領域相關產品的研發和應用,攜手華為建成山東省首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打造出多個工業領域人工智能新場景應用;
● 2020年,煙臺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入選華為標桿案例,成功走出了一條人工智能賦能工業發展新路徑;
● 2024年,漢鑫科技與華為云簽署“智慧工業大模型”合作協議,并在化工場景與華為云聯創簽約,打造AI+工業應用新范式,推動大模型的垂直化、產業化發展,讓大模型作為生產力工具與傳統產業“數轉智改”結合,成為產業數字化的重要賦能者,驅動產業打造新質生產力。
在產品創新上
● “AI+工業”領域,漢鑫科技打造的區域內首個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漢工云”已經正式上線。該平臺整合工業視覺、數字工廠等核心產品,打造“AI+X”應用場景解決方案,業務覆蓋六大行業、全國重要工業城市、服務客戶超千家;
● “AI+交通”領域,漢鑫科技目前已經開發出車路協同云控平臺、全息路口系統、智能網聯精準公交等一系列軟硬件產品及多項專利創新成果,打造出煙臺市首條智能網聯濱海示范路,并完成了煙臺高新區V2X路口等多個項目的建設……
總的來說,漢鑫科技正以新一代AI技術,賦能經濟社會各行業各環節智能化轉型升級,為新質生產力發展點燃新引擎。
02 以“躍升”的姿態
共創活力滿滿的 “人工智能+”產業生態
當下,“新質生產力”和“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著人們生產生活和認知,并提前鎖定了2024全年熱詞榜單。前者是來自決策的科學指引,后者是來自產業前沿的時代召喚,兩者共同指向了關于生產力的變革與迭代。在漢鑫科技看來,“+”就是一種連接、一種融合,更是一種全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AI賦能產業煥新,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與各行業應用場景連接融合,助力各行業實現數字化升級,進而為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注入新活力。在更高層次上,競速“人工智能+”新賽道。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培育算力產業生態。”漢鑫科技超前布局,步伐堅定,打造一個熱氣騰騰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
從生態建設上
● 漢鑫科技作為煙臺市工業互聯網協會會長單位,積極與各領域優秀企業開展合作,打造數字產業集群,共同推進區域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升級;
● 漢鑫持續續強化與國內龍頭企業的合作,不斷擴大朋友圈,目前已經融入華為全國160多個產業基地生態,并先后與海爾卡奧斯、中國移動、浪潮簽約合作,形成了以東三省/內蒙古、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為核心的全國布局;
● 先后與北京郵電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著名校企結成“產學研”合作伙伴,共建實驗室,引進和培養數字化人才,為數字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
當人工智能跨越奇點,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涌現,漢鑫科技依托人工智能技術,驅動創新應用,持續深化“AI+X”戰略,不斷探索和拓展AI技術在工業、交通、政務領域的場景應用、積極參與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加速中國“人工智能+”賦能產業數字化向智能化轉型,躍升新質生產力。